> 经典谜语 > “冷坐梅花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冷坐梅花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冷坐梅花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冷坐梅花州”出自宋代刘黻的《立春》。

“冷坐梅花州”全诗

《立春》

宋代 刘黻

腊月廿四夕,冷坐梅花州。

无梦到金马,有诗迎土牛

半生常见肘,一岁又从头。

形影人相释,先生达理否。

《立春》刘黻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立春》是一首宋代刘黻创作的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腊月廿四夕,冷坐梅花州。

无梦到金马,有诗迎土牛。

半生常见肘,一岁又从头。

形影人相释,先生达理否。

诗意:

这是一个描绘立春时节的诗词。诗人在寒冷的腊月廿四夜孤独地坐在梅花州。他没有梦见金马,但却迎来了土牛的到来。诗人回顾了自己的半生,感慨岁月的循环,每年都从头开始。他思考着自己的存在与虚无,以及先生(指敬爱的人或师长)是否能够达到真理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立春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。通过描写冷坐梅花州和迎接土牛的场景,诗人营造了一种寒冷、孤独的氛围,暗示了冬天即将过去,春天即将到来的转折点。诗人用\"无梦到金马,有诗迎土牛\"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和创作的态度。他没有在梦中追寻虚幻的金马,而是在现实中创作诗歌来迎接平凡的土牛,凸显了诗人对于真实、朴素生活的追求。
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回顾了自己的半生,用\"半生常见肘,一岁又从头\"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。他意识到时间的无情,并对循环不息的生活产生了思考。最后两句\"形影人相释,先生达理否\"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存在的质疑和对于真理的追求。他思考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与虚无,以及先生是否能够达到真理的境地。

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,传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。通过对立春的描绘,诗人呈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,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真实、朴素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存在与虚无的思考。